自今年开始摸索分析设计,就开始漫长而凄惨的“求学”之旅,要知道在平日繁忙的工作之余还要抽时间来学习无疑是件无比艰难的事情。自从离开学校,很明显的感觉到学习是这样的力不从心。从最开始迷失在压力容器的众多力学理论和标准之中,对软件操作也不熟悉,现在有点小入门,简单的静力分析算是学会了。
看到12月6号和7号设备圈组织的 ANSYS Workbench 的基础培训的通告,于是就报名参加了,正好弥补一下软件操作方面的知识。
两天的培训的内容大致如下:
ANSYS Workbench 简介
第二章:Mechanical基础
Workshop2.1-ANSYS Mechanical基础
第三章:通用前处理
Workshop3.1-接触控制
Workshop3.2-网格划分控制
第四章:静力结构分析
Workshop4.1-线性结构分析
Workshop4.2-二维结构分析
第五章:模态分析
Workshop5.1-模态分析
Workshop5.2-预应力模态分析
第六章:热分析
Workshop6.1-稳态热分析
第七章:线性屈曲分析
Workshop7.1-线性屈曲分析
第八章:结果后处理
Workshop8.1-结果后处理
讲解——压力容器案例介绍
虽然每天都需要起个大早赶到上海理工大学,但是满满的两天课程让我收获颇丰。魏老师从事CAE软件相关工作多年,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对Workbench软件的讲解深入浅出、清晰而有条理,不仅有理论讲解,也有实例操作,而且很多软件的操作都是在实例中讲解的。老师提纲挈领的讲一遍,帮助自己梳理清楚软件的架构,并熟悉一些压力容器常用的分析类型。对于我这种初级学者,可以节省不少自己摸索的时间。最后老师以一个带耳座的压力容器为例,把两天的内容以及压力容器常用的一些分析类型都串了一遍,这个必须点赞。
讲到理论处留下的板书,略有原来在学校上课的错觉。。
软件操作的示范,怎么显示实体里面的网格
带耳座的压力容器的各种分析类型——两天课程的大总结
课程中的一些PPT
ANSYS Workbench是比较适合刚入门的初学者,其功能非常强大,而且界面非常简洁明快,所谓人机交互界面友好。原来在学校的时候,有短暂的一段的时间接触过经典的ANSYS软件和APDL,顿感分析设计高大上了,略晦涩难懂,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高手按键如飞的写命令行。如果是学习ANSYS经典,我感觉我分析设计这条路,估计很快就断送了,学渣表示命令流学不会且看不懂,GUI又太难操作,嘤嘤嘤~~~
趁着听课的机会,顺带浏览了一下上海理工大学,居然有百年历史,到处都是充满了古典哥特风的建筑,有怀旧的沧桑感又满有人文的情怀。冬日渐冷,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略感怀念曾经的校园生活,看到这些生活的场景,就像N年前的前景回顾,不由得慨叹韶华易逝,忙碌的工作充斥了之后,难有那一份年少的悠闲。
这个广告墙简直了。。。惊!四面全被广告纸糊了一层又一层。。原来这就是学校的味道!
中午吃饭的食堂,HIA~HIA~~还记得那碗只飘了一小片蛋花的免费汤咩?
参加培训的时候,看见还有参加远程培训的学员,感觉这种方式非常新颖,同样可以进行网络互动的交流,而且很便利。如果下次还有跟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相关的远程培训,也可以考虑尝试一下,只要准备好网络,足不出户,也可以聆听专家教授的讲解,也未尝不是一种便利。当然这是后话,深感互联网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改变。新颖的事物不断涌现,就像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一样,我们都要紧随时代的脉搏。。
为期两天的培训很快结束,信息量略大,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在学习分析设计的同时,还有很多知识和经验需要积累,愿和设备圈的各位同仁,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进步。
自今年8月摸进设备圈,一直潜水状态,今天来发首帖,以资鼓励,在分析设计这条路上摸索的这一年。。。
“奋斗没有终点,任何时候都是一个起点”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