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站点

用户名

密码

技术分享 - 行业资讯

  • 分享

    处理审稿人意见的八条建议

    5设备圈客服 2016-10-16 10:47
    2016-10-14 募格学院 中科院物理所
    本文作者Sophie Lewis,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芬纳环境与社会学院(Fenner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at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ARC,Australian Research Council)优秀青年科研学者奖(DECRA,Discovery Early Career Researcher Award)的获得者。2011年获得博士学位,是一名气候科学家,研究兴趣为气候变化及气候多样性,关注学术多样性及学术公平性,热衷于提供初期科研经验。曾发表期刊论文20余篇,会议论文16篇。该文译自其博客,以下均使用第一人称。(注:DECRA是ARC为博士毕业五年内的年轻学者颁发的博士后奖学金,每年约200个名额)



     


    回应审稿意见是在同行评审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十分关键的一步。但是,如果你收到的审稿意见褒贬不一,或者第一次投稿没什么经验,该如何应对呢?   先来听两个故事。  

    谁都会有第一次投稿的经历,所幸的是,我的第一次投稿经历非常顺利and愉快。想当年,我还是个在读博士研究生,曾花两个月的时间不辞辛劳到国外一个学者的实验室学习。这位学者是某家期刊的特约作者,在学习期间,她让我来当论文的第一作者,于是我在要离开实验室的时候完成了论文初稿,留给她提出修改意见。接下来的一个月,隔着太平洋的我们只能通过邮件进行交流,文章修改了几次之后我们就提交了。

     

    几个星期后,编辑给我们发了审稿人的意见,我们花了一上午的时间处理这些意见。论文提交之后短短两三个月就正式发表了,这对我而言简直就像一场梦。我喜欢跟这位大洋彼岸的共同作者进行交流与切磋,也喜欢跟编辑互动,当然也非常感激审稿人的宝贵意见,我甚至无法理解为什么大家会对论文发表和同行评审感到头大。发论文明明就没那么痛苦,很简单好吗?


     


    看到这里,不要着急骂我。因为风水轮流转,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如果说我的第一次发文经历是一场美梦,那第二次发文经历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同样,这次关于论文的交流依然主要通过邮件来实现。但跟上次我与远在美国的论文合著者之间建立的美好情谊不同,这次邮件交流导致了我跟前博导的关系分裂。其间,我们关于目标期刊的选择僵持不下,对研究的主要发现也意见不一,甚至对于一作二作的位置问题也不能达成共识。几周的事情拖成了几个月、几年,后来,审稿人对论文数据和阐释都给出不同意见。这次,我感觉自己搞砸了,不禁开始想:是不是发表论文的好运在我第一次发文时全部用尽了?



     


    后来,我进行了深刻的思考:这两次发文经历我都没有学习到该怎么应对审稿人的意见。因为第一次投稿时,论文收到的审稿人意见很少,第二次则没有前辈来引导我该怎么做。直至我懂得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时候,已经是很多年后了。当时我又一次投稿,一个非常非常非常好的编辑,就我回复审稿人意见的语气和方式,提出了极其珍贵的反馈建议。尽管当时我的回复还算是凑合,但这位编辑还是腾出他宝贵的时间给我发邮件,告诉我以后如何更好地跟编辑和可能的后续审稿人沟通和交流。


     


    这位编辑跟我传授的诀窍是什么呢?其实,并没什么一招制胜的秘籍,但以下一些建议会使整个过程变得更简单,并且帮你避开雷区。




    1

    不要太草率



    读过审稿意见后先把它搁一边,用一周的时间让它沉淀、过滤一下,这样你就不至于作出太贸然的回复。

     



    2

    不要被自己的论文搞糊涂



    这里很多人都会轻易犯错,尤其是刚发论文的时候,总觉得自己一定要根据审稿人的每一条意见都做出修改。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发誓,这样做只会使你的论文变得支离破碎,可读性变差且言之无物(因为我自己曾改出过这么一篇不忍直视的论文,连我自己都读不下去)。论文上署的是你的名字,你得对所有内容负责。不妨想想审稿人的审稿动机和职责,他们才不会去想这些审稿意见对你的论文究竟有没有用。如果你不同意某些意见,或者觉得一些意见并不能提升你论文的价值的话,那就把握好回复的分寸,对这些意见予以一定反驳,并且反驳时尽量使用参考文献,使之有理有据。



     




    3

    不要深陷泥潭



    你可能会收到审稿人大量的负面意见,或者褒贬不一的意见,那该从什么地方着手处理呢?相比按照审稿人A、审稿人B、审稿人C这样的顺序来看审稿意见的方式,宏观地查看所有审稿人意见更为恰当。

     

    整体去看审稿意见时,你可以想一下:在所有审稿人的意见中,有没有共同的地方?能不能不单单纠结于某一审稿人的某一点意见,而是整合所有意见中的共同点呢?其实,审稿人的意见越是散乱,我们越容易整理出思路,对论文做出重大改善。不要把投稿过程看成“审稿人审稿——作者修改——回复审稿人意见”这样一个线性过程,而要朝着审稿人对论文关注点的大方向,对论文进行完善,实现“审稿人审稿——找出高见——作者修改——对照审稿人意见——回复审稿人意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4

    有些事情你没做,就不要说你做了



    虽然这一点看起来有点荒唐,但是常常有些作者明明没有按照人审稿人意见作出修改,但非说自己改了,这就尴尬了。所以少点套路,多点真诚,千万不要成为这种人。


     




    5

    回复要做到清晰明了



    当你提交修订版论文的时候,记得附上以下信息明确的文档:一个带有修改痕迹的论文版本;一个完全修改好的论文版本;以及对审稿意见的完整回复。回复的时候,一定做到审稿意见跟你对审稿意见的回应这两部分要很分明(可以利用缩进、不同字体或者斜体,使之有分别;或者干脆列一个表格,左边一栏写审稿人意见,右边一栏写你对这些意见的回应)。确保标明重要补充或修改部分的行号,并且写清你做了什么样的补充和修改。这样,编辑就能很清楚地看到你仔细考虑了审稿人的意见,不必再费精力在一堆文档里面找来找去。

     



    6

    不要忽略回复语气



    有时,太过简洁会给人一种作者又高冷又懒的感觉,而太恭敬又给人一种这作者怎么一副谄媚相的感觉。所以,尽量体现出一种尊敬和明确的态度,做到不遭人烦。(又一次血的教训——早期投稿时的我曾十分胆怯,回复语气畏畏缩缩,哭) 

     



    7

    不要忘记附加一封cover letter



    cover letter是你跟编辑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途径,也能使你的论文更加清晰。在信中列出2-3处你所做的修改,并且要反复指出:对于目标期刊的读者而言,你的论文价值和关注点在哪里。

     



    8

    不要害怕被拒



    同行评审制度就像是一头怪异的、任性的、不可预知又难以取悦的野兽,是学术界当之无愧的“河马”(性情不定)。有时,一篇泛泛之作可能获得宇宙级好评,而有时,一篇绝世之作也可能被要求回炉重造。但金子总会发光哒,一篇优质论文总会找到乐意接纳它的家,所以收一些负面审稿意见并不是论文发表之路的尽头,继续迎着冷眼和嘲笑,大胆地向前跑,去找寻一家期刊,可以让你的论文像彩虹般闪耀。


     



    英文来源:https://sophieclewis.com/2016/07/10/how-not-to-respond-to-reviewers/

你还不是该群组正式成员,不能参与讨论。 现在就加入

设备圈微信号:shebei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