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分享 - 行业资讯
-
昨日(2017年3月2日)由设备圈学术部负责并发起的设备圈内刊《设备圈科技》创刊啦!
一、创办设备圈内刊的宗旨和目的
宗旨:对内加强圈友间的技术交流和对外推进行业技术进步。
目的:
1.传播设备圈“精于技术”的成长理念;
2.圈友进行技术交流的阵地;
3.设备圈成长历程的忠实记录;
4.有效渲染学习氛围,团队精神;
5.传播行业责任,引导圈友提升自我的同时,放眼整个行业。
二、本刊的基本形式借鉴国外期刊的一些方式
1.论文一经评审通过,在线发表;
2.不收取审稿费,也无稿酬;
3.主编、副主编、审稿人自愿申请,无酬劳,两年一届;
三、和传统期刊的区别和优势
1.更开放更包容:我们很多圈友和同行,文章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但由于种种原因会被传统的审稿专家拒稿(比如非标准编制人员谈标准的看法),那么这部分有真知灼见的文章可以在我们这发表并与同行交流。
2.互动性强:传统的投稿,很多是否是为了评个职称。发表后的纸质版或知网的付费下载都阻碍了知识的作者知识的传播和分享。同时,读者之间或者读者和作者时间的一些想法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沟通,这对读者和作者都是一种损失。在这,读者可以直接在文章下面回帖,作者也可以即时做出答复,互动中得到提升,真正实现以文交友,展示自我。
3.时效性强:传统的期刊,由于版面和出版周期限制,发表周期短则半年,长则一年多。我们采用的在线发表形式,不受版面和出版周期影响,是好文章我们就发。
四、创办内刊的理念
设备圈学术部创办内刊,表面上看是为了促进分享和展示。深层次,包含了我们对未来的思考和未雨绸缪。我们先来看一下2016年的四个报道:
以上可以看出,体力劳动被机器大规模替代已经是现实。即使如医疗、法律和审计行业,这些被公认为复杂脑力和智力劳动的领域也已经开始被人工智能攻入,抢占了就业机会。
反过来我们在思考,我们的制图、SW6的计算输入、制造检验要求的拟写、包括分析设计,未来被机器或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有多大?
设备圈的圈友,平均年龄不大35岁,未来还得工作30年左右。现在,我们普遍都猜不到5年后会发什么重大变革,何况30年。如上面报道所描述的,可以肯定是,行业不会消失,消失的是被淘汰的落后生产方式。
再回顾我们的设备设计,常规计算、风险评估报告、技术条件拟写、CAD制图都由软件可以完成或协助完成。大部分识记性的知识和经验及可由解析式或图表表达的计算方法已经被软件化、流程化。换句话说:一个企业的设计水平和技术人员技能的关联度在不断的降低,更多的依靠软硬件的水平。这一趋势不会改变。打个比方:未来一家医院的诊断水平很可能取决于是否购买的谷歌的人工智能医疗设备。
看到了这个时代的发展趋势,我们再反思我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几个结论供参考:
1.识记性的知识不像二十年前价值那么大了,我们随时都可以查到,所以投入的时间不应太多;
2.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具有较大的价值,但同时也要求我们具有扎实的理论技术;
3.产业升级,以及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转变,给我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部分人会得到重用,一部分人会因知识和技能的陈旧而被淘汰。
所以,终身学习成为常态。学习也有很多方式和途径:
设备圈 相对于 浅学习 我们更侧重于深度学习和系统学习;
相对于 时间碎片化 我们希望圈友们制定以年为单位的学习提升计划;
现在大家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设备圈的QQ群不能聊天了,我们不忍心大家的时间被碎片化
与其3分钟聊一句,
不如30分钟完整看一篇文献;
不如30天写一篇文章;
不如30周上一门课;
不如30个月写一本专著;
我们并不希望大家天天关注设备圈,我们反对时间碎片化,提倡Deep Mind。我们的交流以发帖回帖的“慢节奏”形式进行,确有急事邮件或电话就行。
毫无疑问,设备圈是一个提升自我技能的地方,但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再好的外因也得有内因配合才能其效果,我们不妨反思一下内因:
我有时间吗?
我有动力吗?
我有接受新知识的基础吗?
我有资金投资到自我提升中吗?
我能坚持多久?
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克服了这些困难,我们就能水到渠成地往上发展和成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