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筒体/封头的开孔接管,配管专业提交管口载荷(三向力,三向力矩)后,大家用什么来校核筒体局部应力,用SW6中的WRC297吗,还是用ansys?如果用ansys建立模型,在载荷不对称的情况下,还能否利用结构对称性建立1/4模型?
-
各有关人员: 2014年压力容器分析设计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班报名人数已满。考虑到报考人员较多,我委员会计划下半年在北京举办第二期 压力容器分析设计设计人员培训考核班 ,培训班人数约为200人,时间待定,请以具体开班通知函为准。 来源 http://www.cscbpv.org.cn/inde
-
JB/T 4712.3-2007 P78 耳座承受载荷 计算 : Q= X10^-3 n取4,(Ph+GeSe)/D,4/n=1,没有异议(因为从计算角度,支座上反作用力=力矩/力臂=ph/D,对应 4/n=1); 4个支座360°均布时,认为只有一对支座起支撑作用,这还能想得通 n=2,4/n=2,也就是说,只有2个支座时,支反力是正常计算结果的2倍,是保守起见吗 如果模型是矩形体,不论是483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2014昆明班拙作《ASME压力容器分析设计》获赠名单: 王春英高工,杨鑫高工,贾友苏高工,汤燕高工,迟金祥高工 近日寄出,请注意查收!
-
拙作将出版,赠书一百册 很多同行朋友对我过去几年在行业会议、学术研讨和平时交流时分享的内容、PPT很感兴趣。于是整理出了一本介绍美国ASME压力容器分析设计的书。近期已进入出版流程。 本书可供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使用和检验等环节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压力容器及相近专业师生参考。拟写拙作的想法之一
-
谁有“压力容器全模型ANSYS分析与强度计算新规范 (万水ANSYS技术丛书)”这本书的电子版,可否分享一下,不胜感激!
-
5月21-23日,以“聚?变”为主题的“2014 ANSYS 中国技术大会”在美丽的园林城市——苏州举办。 本次会议上压力容器行业的用户并不多,大多是来自电磁、旋转机械、汽车等领域。我投了Workbench参数化相关的简文一篇,与同行交流。同时在本次会议上,也遇到很多新老朋友、同仁和前辈。和528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希望圈内的好朋友都能相互支持、相互交流,这样才能相互提高。 希望以后大家多多指教。
-
410 次阅读|没有评论
-
在实际的设计、生产制造中会遇到一种情况——当管程试验压力大于壳程试验压力时,在管程进行试压时,因结构原因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接头 不便检查 ,在壳程进行试压时, 换热管与管板的焊接接头 没有达到较高的试验压力(按管程的试验压力值)的检验,对于管、壳程的压力差值不太大时 (可根据各单位的以往